7月15日,登堂入室广东佛山顺德区通报一起由境外输入引起的输入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日发布健康提示,风险提醒市民警惕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持续存广做好防蚊措施,州疾切断传播链。控提孔肯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惕基主要通过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雅热与登革热传播途径高度相似。登堂入室

图片来源:云南疾控

图片来源:云南疾控

  感染后,患者多表现为突发高热、风险寒战,持续存广体温可达39℃,州疾多数在1至7天内退热,控提孔肯部分病例可能会出现热退后再次发热。惕基同时,伴有关节游走性疼痛,主要影响手、腕、踝等小关节,也可能波及膝、肩等大关节。另外,约八成患者在发病2至5天后出现皮疹,常见于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形式多为斑疹、丘疹或紫癜。

  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可用于预防的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临床主要采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

  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国际人员往来频繁,从疫情流行地区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同时,广州夏季高温多雨,白纹伊蚊活动频繁,社区内的花盆积水、建筑工地水坑、绿化带的树洞竹筒等均可能成为蚊虫孳生地。

  市疾控中心强调,市民应从源头防蚊灭蚊,积极清除积水,避免蚊虫叮咬。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尤其有境外旅居史者,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的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配合医生进行检查诊断。

  【知多D】

  个人如何切断传播链,做好防蚊灭蚊?

  1.个人防护:不给蚊子开“饭局”

  穿衣“武装”:户外活动,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高峰),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驱蚊“护盾”: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有效驱蚊剂。按说明书要求足量、定时补涂。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使用蚊帐。

  避免“高危地”:减少在树荫、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孳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2. 环境清理:截断蚊子“生命链”

  牢记:无积水就无蚊虫!每周花10分钟,彻底清理家中及周边各类积水。

  翻盆倒罐: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

  清淤疏堵: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天台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畅通。填平洼地。

  勤换勤清:家中水培植物(富贵竹、万年青等)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同样需勤换勤洗。

  严密加盖: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务必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垃圾管理:妥善处理垃圾,特别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避免其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南方+记者 厉思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和图片均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收集,文章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处理。
最热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