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面罩越戴越黑”?假的!|破谣局
入夏以来,防晒全国各地天气炎热,面罩不少市民出门“全副武装”,越戴越黑防晒面罩等产品在市场上走俏。假的局近日,破谣网传“防晒面罩越戴越黑”,防晒理由是面罩防晒口罩、“脸基尼”、越戴越黑防晒衣等“全副武装”,假的局会导致皮肤表面升温,破谣达到42℃这一热应激温度,防晒使黑色素细胞活性提高,面罩皮肤被“热黑”。越戴越黑
防晒面罩是否具有防晒效果?皮肤真的会被“热黑”吗?南方网记者专访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化妆品检测中心负责人叶理。叶理表示,破谣“防晒口罩越戴越黑”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皮肤温度短期升高并不会导致皮肤变黑,皮肤变黑最大的诱因是紫外线的照射。
晒黑的“元凶”是紫外线
叶理指出,皮肤变黑的核心原因是紫外线,尤其是UVA(长波紫外线)和UVB(中波紫外线)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UVA能够穿透皮肤表层,到达真皮层,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更多黑色素,导致皮肤晒黑;UVB则主要引起皮肤晒伤,同时也会参与皮肤晒黑的过程。即便皮肤因为穿戴防晒用品而升温,但若这些用品本身防晒能力不足,那么紫外线依然是导致皮肤变黑的重要因素,而非仅仅是升温导致的 “热黑” 。
具体来看,防晒口罩“越戴越黑”的真正原因源于防护失效的几大关键漏洞。首先是防晒口罩本身的防护能力不足,合格的防晒口罩需符合国家标准(如UPF50+,即紫外线阻挡率≥98%),但部分劣质口罩可能未经过防晒处理,或采用普通棉布、薄纱等透光性强的材质,紫外线可轻易穿透,比如,普通棉布对UVA的阻挡率可能不足50%,相当于“裸奔”;还有些情况,如口罩为了透气性采用过薄材质,或使用后频繁水洗导致防晒涂层脱落等,造成紫外线防护能力大幅下降,无法有效阻隔紫外线。
三招教你科学防晒
如何科学防晒?叶理表示,在挑选防晒产品时,注意查看产品标识。紫外线防护系数(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UPF)是衡量防晒用品防晒能力的重要指标。只有当产品的UPF值大于40,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一般来说,UPF40+的产品能遮挡97.5%以上的紫外线,UPF50+的产品则能遮挡99%以上的紫外线。硬防晒措施方面,可以挑选标注有UPF50+的遮阳伞、防晒衣、宽边遮阳帽、UPF值较高的防晒口罩进行物理防晒。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防晒霜?叶理建议,日常通勤时,面部可选择防晒指数(Sun Protection Factor,SPF)为SPF30至SPF50、PA++至PA+++的防晒霜;长时间户外活动,需使用SPF50+、PA++++的高倍数防晒霜。使用防晒霜时,要取足够的量,一般需要一元硬币大小,均匀涂抹于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注意不要遗漏耳朵、发际线等部位。
此外,叶理表示,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有利于提高皮肤的防晒能力。番茄、草莓、蓝莓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帮助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降低自由基对皮肤细胞的破坏,从而起到一定的防晒作用。绿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能减轻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保护皮肤免受伤害。经常饮用绿茶,对皮肤的健康和防晒也有一定益处。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李润芳